【心理師文章】孩子處在愛比較的親戚之間,怎麼協助孩子呢?
文/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 莫茲婷諮商心理師
春節是歡慶的節日,是親人團聚的日子;相聚時,親人間會送上溫馨的噓寒問暖,但也可能是另種鋪天蓋地、令人聞風喪膽的問候。身為大人,勢必要單槍匹馬面對這些壓力,但孩子呢?他們是否能在相互比較中不被擊倒。舉凡:「你有考幾科一百啊?」、「我們家大明會背一千個英文單字,你會幾個?」甚至連眼睛大小、膚色、身高都被當作比較競賽的項目。
孩子從出生開始,其自我價值感是透過他人眼光及回應而建立的,倘若經常被嫌棄、批評、比較,則較難建立起良好的自我價值。因此,如何能以不急不徐的態度引導孩子面對他人的比較,讓「抗比較」的免疫力生長出來,以下兩個建議提供參考:
在以分數、名次、外貌、物質等等作為競爭的社會裡,人們經常一不小心就會被迫參加這場無止盡的「生存遊戲」,且不自覺地陷入競賽的焦慮痛苦裡。然而,我們改變不了愛比較的外在環境,但卻能改變內在的心靈環境。能夠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孩子,具有抵擋他人各樣有意無意的比較或貶抑的能力,同時也更能去接納同理各種不一樣的人,如此,才顯得可貴。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關心您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http://www.twtcpa.org.tw/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