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心理師文章】夫妻吵架不要贏?這樣吵讓您雙贏

作者/顏孝羽臨床心理師(Sharon Yen/Clinical Psychologist)
 
     「我先生是事業上很有才華的人,對於他的專業他很擅長,但每次談到小孩或婆媳問題,他總是一陣沉默。女兒小學二年級時,婆婆還在餵孩子吃飯,我跟他抱怨婆婆太寵孩子,幾年了好像跟沒說過一樣,直到有一次他當面跟婆婆大吵一架,孩子才終於開始自己吃飯;每次和他提到孩子教養或是婆媳問題就會陷入僵局,最後真的受不了了,我們就會開始大吵,吵完後又開始無止境的冷戰。其實我薪水不差,娘家也不遠,這幾年我特別想要離婚,我跟他提了很多次了,但他不同意;別羨慕我嫁個好丈夫,但不知道為何,我常常覺得好孤單,事情說了也沒用,不如不要說;夜深人靜時,我常常想著等孩子長大,我要揹著包包,頭也不回離家出走。」
 
       吵架,不管是冷戰或是熱吵,都耗損許多能量;吵架重點不是夫妻間誰吵贏,而是吵架後怎麼和好?會不會和好?
       吵架就像關係中的感冒,在所難免,如何增加夫妻關係中之抵抗力,讓感冒盡快復原,則有訣竅;每對伴侶的互動模式不同,衝突解決的型態就不一樣。
       若能把經營夫妻關係像經營企業團隊,管理好內部衝突,家和則萬事興,更進一步來說,吵架時,不管是冷得吵或熱著吵,不同時間,不同場合,需要依據個別情況,對症下藥,說不準這回的吵架會讓彼此雙贏。
 
五種衝突解決類型,此時他屬於哪一種?
 
       湯瑪士─克理曼的衝突二維模式(Thomas-Kilmann Conflict; Mode Instrument),按個⼈「協力合作」(cooperativeness) 和「堅持己見」(assertiveness) 的程度,分成五種衝突解決的策略:
1.「競爭」(competing):我贏,你輸。堅持合作
       套用在伴侶關係中可見,採取競爭型策略的伴侶,較堅守自己的立場掌握關係中決策的權力,不願退讓。這種衝突處理方式像是權力鬥爭,希望自己佔優勢,另一半退讓,因溝通較為單向、權威,長久下來容易損害伴侶的關係,不利長期關係的發展。
2.「逃避」(avoiding):我輸,你輸。堅持己見但合作。
      關係中,採取逃避型策略的伴侶不喜歡處理衝突,甚至會刻意放棄自己的想法與意見來逃避衝突。然而放棄並非妥協,而是一種被動攻擊,他不配合另一半,只是逃避溝通;例如,經常轉移話題、逃離現場、一再拖延等等;逃避策略適合關係中無傷大雅的小問題,可以輕描淡寫地帶過,但若是伴侶間之重大議題(例如該不該結婚?該不該搬離婆家或娘家),愈是逃避,愈降低關係的滿意度,累積更多的衝突,遲早引爆。
       就像前文中的先生,平時逃避太太提出的教養與婆媳議題,以為沒有吵架就沒有衝突,不料太太在關係中的不滿卻逐漸累積,離婚念頭油然而生,如果先生能正面回應太太的想法,即便短時間內,無法改變長輩的行為,但至少能讓太太理解先生會和她站在一起,嘗試不同解決問題的策略,對提升伴侶的溝通品質與關係的滿意度有很大的幫助。
3.「讓步」(accommodating):我輸,你贏。堅持己見且合作。
       讓步的伴侶對衝突感到不安,往往藉由快速讓步,儘快結束衝突,但經常委曲求全並非解決衝突的良方,因為讓步可能扼殺正視問題嚴重性的機會,也累積雙方內心的不滿;然而當夫妻當中一方有明顯錯誤時,讓步是較好的策略。前文中的太太是三代同堂的家庭,生活中的多數議題都是順應丈夫和婆婆,但當遇到她覺得明顯不合理的事,關乎到孩子學習與發展時(到小學二年級婆婆還在餵孩子吃飯),便不想再讓步。
4.「妥協」(compromising):我小贏,你小贏。中堅持己見合作。
       採取妥協型策略的人,能同理雙方不同的需求,願意各退一步,進行協商,這樣的折衷讓雙方都獲得一些滿足,算是有建設性的處理方式。在時間緊迫的情形下,這是個雖不完美,但最合適的策略,特別適用於中度重要性的議題。
5.「合作」(collaborating):我贏,你也贏。堅持但願意合作。
       採取合作型策略的伴侶,會希望盡力滿足雙方的需求,這時雙方都願意合作,努力釐清各自立場的異同,並盡量調整改善現況。
 
       整體來說,合作是最有建設性的衝突處理策略,除了不會傷害雙方關係,也能適時的解決衝突,有利關係的進階。
五種衝突解決類型圖示
圖片來源:https://www.core-corner.com/Web/Main.php?stat=a_pbaFfhS 
 
 
面對另半,該怎麼「吵」?
 
對於「競爭」(competing)型的伴侶:
       您和伴侶關係中存在權力間之不對等(例如另一半有經濟或是情感優勢),使得伴侶較為關注自身利益;和競爭型的伴侶溝通,可以讓他感覺他仍保有決定權力,但需提出對他/她有利的誘因。
 
對於「逃避」(avoiding)型的伴侶
       此類伴侶較害怕衝突的場面或是不愉快,儘量避免正面衝突,可用幽默感或是較為輕鬆的方式呈現衝突的議題,建議將大問題,分解成數個小問題,一點一點呈現,避免一次呈現太大的問題,讓對方卻步。
 
對於「讓步」(accommodating)型的伴侶:
       多同理他/她,謝謝他為你設想,把謝謝掛在嘴邊,也可以鼓勵他/她說出心裡的需求。前文中的先生,如果能時時感受到太太的讓步與順從,多幾聲謝謝妳,辛苦了,而非把太太犧牲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他們的關係將會有所改善。
 
對於「妥協」(compromising)型伴侶:
       伴侶間能妥協到某種程度上算是積極溝通的一種型態,然而如果是基於時間短促,建議儘早規劃準備,讓兩人彼此的擔心和需要,能有充分時間被完整的考慮。
 
       研究證實睡眠少於七小時的夫妻容易陷入敵意、非建設性的爭吵,所以睡眠也影響夫妻之溝通品質,若另一半最近常熬夜或加班,很可能他累得只想休息與清靜,此時找他討論小孩、婆媳或其他長期衝突的事情,很容易換來一頓沒有意義的吵架,所以聰明的您若打算和對方「溝通」長期以來的矛盾,等雙方睡飽後,把握上述幾種衝突解決的型態,才能知己知彼,增加成功的勝算。
 
      伴侶之間吵架難以避免,就像健康的人難逃感冒一樣,但床頭吵,未必能床尾和,若有長期懸而未決的議題,建議即時修復,但若溝通後仍無法達成共識,建議至心理衛生中心或心理治療所,找心理師尋求專業的協助。相信經由專家的幫忙,能慢慢梳理伴侶溝通中的盲點,逐步將溝通引導至妥協甚至合作之方向,讓彼此的衝突(爭吵)得到雙贏。

臺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關心您
臺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http://www.taipeipsy.org.tw/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