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文山職能工作坊 蒙宛筠臨床心理師
相信很多人聽到身旁的人說出:「我想結束自己生命」時,內心便感到沉重、慌張,我們除了安慰、幫助對方轉移注意力以外,還能做些什麼呢?今天帶大家來了解自殺企圖者背後的真實樣貌,讓我們下次再聽到類似的話語時,就能好好回應。
真相一: 對自己要求過於完美、甚至是嚴苛
曾經與自殺企圖者討論過為什麼認為自己已經不配活在這世界上,許多人都告訴我類似的答案,就是認為自己做的不夠好,常常達不到自己或重要他人(如:父母、伴侶)的標準,因此便認為自己非常的失敗,也為自己貼了很大的標籤,告訴自己是個失敗者,對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永遠都無法感到滿意,長期下來,無論是個再怎麼正面思考的人,終究會被自己所打敗。
真相二、對自己長期沒自信
基於對自己要求過於完美,以致於常常忽略掉自己的優勢,以及表現好的部分,有時候反而會認為自己做得好那是應該的、不值得被鼓勵的。有時不只是自殺企圖者,連我們都會這樣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自於我們小時候總是被長輩告知做人要謙虛,不能張揚自己的好;長輩教育孩子時,總是多責備甚少讚美,認為這樣被教育長大的孩子才會因為這些鞭策能精進的更好,但其實,當這些鞭策遠超過於關愛時,孩子反而會變得無法好好肯定自己了。
真相三、認為自己不被了解,更害怕深夜的孤單寂寞
自殺企圖者對外很可能是個常常帶給他人歡樂的一個人,但對內時則常常感到孤單,因為太害怕自己被批評,總是呈現出他人喜歡的模樣,不敢對外呈現出真實的自己,擔心真實的自己不被他人喜愛。也因為把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就更難找到能了解真實自己的人。夜深人靜時,有時候,連自己都無法接納真實的自己,內心的孤單總是在深夜時刻顯現的特別清晰,時間久了連自己都漸漸不了解真實的自己長什麼樣子了。
陪伴自殺企圖者接納真實的自己
從上述的內容來看,能發現一個重點,就是『自殺企圖者擔心真實的自己不被他人喜歡』,因此陪伴的過程中,協助他發現自己的優點,具體告訴他做的很棒的地方,幫助他慢慢調整「看自己的觀點」。當他提出自己有哪個缺點、哪邊做的不好時,先別急著一起責備他,可以慢慢地告訴他:「我們每個人都會這樣。」,讓他感受到自己不孤單,不是只有自己會這樣。讓他感覺到我們都是人,我們都很有可能會失敗,失敗時會感到難過都是很正常的感受,但我們都會陪著他慢慢地往前走,想停下來也沒關係,因為我們也願意停下來陪伴他,帶著這樣的力量陪伴著個案,相信在不久的未來,自殺企圖者就能慢慢靠自己的力量逐漸站起來,擁抱接納真實的自己。
臺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關心您
臺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http://www.taipeipsy.org.tw/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