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心理師文章】孩子,我該怎麼陪你走出憂鬱?

文/顏孝羽  臨床心理師
 
       48歲的徐女士已婚育有一女,女兒是17歲的高二學生,自2年前開始有憂鬱之情形,起因是和同學吵架,加上巨大的功課壓力,開始有心情低落、哭泣,覺得自己比不上同學,一定無法考上理想的科系,睡眠狀況差,經常失眠,且有時候嚴重到連一口飯都不吃。
       徐女士非常擔心,常陪在女兒身邊,希望她至少吃飯時間吃點東西,但女兒幾乎不搭理徐女士,也多次拒絕就醫,動不動就和徐女士發脾氣,放學回家後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掉淚。
       徐女士察覺女兒的情形未好轉,心急如焚卻無能為力,眼看女兒這麼多年來陷在憂鬱的漩渦中,內心充滿自責與愧疚。
       一天晚上,徐女士終於承受不住,開始噁心、嘔吐、頭暈,被送往急診…
 
       在臺灣,女性罹患憂鬱症比例約為男性的1.8倍,女性服用憂鬱藥物的比率高於男性1.4倍(註1);國內外流行病學研究皆顯示,大約有15~25%女性一生中會罹患憂鬱症(註2)。
 
       陪伴憂鬱症的家人很不容易,家屬的心理調適問題卻常被忽視。當我們都集中照護資源在「憂鬱症患者本身」時,也應留意家屬和病患的長期相處,因為家屬必須時常面對患者低落、易怒的情緒和充滿絕望的想法,往往一不小心,就使自己面臨接近崩潰的狀態。
家屬該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情?又該如何協助家中的憂鬱症患者?
 
患者不願就醫是一個過程,切勿心急,給患者一個好理由就醫
       家屬首先要理解不願意就醫是憂鬱症患者常見的表現,因為大部分患者往往在憂鬱症狀比較嚴重時,心裡會有「做甚麼都沒有用」,或是「沒有人幫得了我」等負面想法。儘管如此,某些患者心裡還是保有一絲求生的本能,心裡其實是在等一個走出來看病的好理由。
 
       所以家屬切勿心急,只要給病患一個好理由,患者是有機會主動就醫的。例如,當患者理解就醫可以幫助他達成想要的生活目標時,患者較容易就醫。以徐女士的狀況為例,因女兒最在意的是課業成績,所以徐女士可以反覆勸說女兒就醫即可幫忙改善專注力,提升讀書的效率,藉此提高女兒願意就醫的機率。
 
小而好的事能改善患者絕望想法
 
       憂鬱症患者常有易怒的表現,所以家人常因怕她生氣,不敢隨意找她說話或是違背她的想法,但有時這樣可能加深患者的負面思考,就像徐女士的女兒因為心情低落,常說:「做甚麼都沒用」、「誰都幫不了我」。徐女士因為知道女兒心情低落,所以當女兒這麼說時,不敢牴觸孩子的意見,如此一來喪失不少幫助孩子的機會。
 
       建議家屬,在日常生活中舉出小而具體的好事為例,讓患者覺得即使當下情緒很糟,事後仍有好轉的機會,例如徐女士的女兒即使在憂鬱狀態下,早上起床也會記得摺好棉被;當徐女士身體不舒服時,女兒也會打起精神來,替媽媽準備早餐,這些都是值得常常掛在嘴邊,以改善患者絕望想法的具體事例。
 
 
要戰勝憂鬱,光靠意志力是不夠的
 
       憂鬱症的起因絕不是意志力薄弱或是抗壓力差,病患和家屬要戰勝憂鬱,光靠意志力是不夠的。
 
       憂鬱症是生理,心理,壓力交互影響而產生的歷程,所以戰勝憂鬱症別只靠自身的意志力,應向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等專業尋求協助,別因擔心被汙名化而錯過求助的最佳時機。
 
       不管是病患本人或是家屬,面對憂鬱症時,採用適當的因應方法及找到合適的醫療資源是非常必要的,而家屬在患者康復的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但是,有一個永遠不變的真理,就是要照顧別人,別忘了先照顧好自己。
 
 
註1: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02年以台灣人憂鬱症量表做兩萬多人社區人口的調查指出,在臺灣,女性罹患憂鬱症比例約為男性的1.8倍。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107年8月29日公布歷年抗憂鬱藥物使用人數統計顯示,女性服用憂鬱藥物的比率高於男性1.4倍。
註2:出自康健雜誌139期,10大教戰守則,擊退女性憂鬱症。

臺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關心您
臺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http://www.taipeipsy.org.tw/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