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心理師文章】走出中年男性角色的框架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全觀心理健康中心 羅智宇臨床心理師

       人們隨著年紀增長,往往必須面對更多複雜的問題,而男性受到角色或身分框架的限制,諸多傳統觀念成了思想的囹圄,如男兒有淚不輕彈、男人是一家之主、男人就該有男人的樣子等等話語,都再再述說著傳統男性刻版的角色行為模式,經常讓男性落入無法或不願向外尋求資源的狀況。
       在青年男性身上,好勝、力求工作表現等男性角色行為範本可以成為生活或工作的助力,但隨著時間推進,進入中年的男性也需要面對成家立業為人父等角色轉變,若單單只是逞強好勝,將難以勝任越來越複雜的角色身分。在工作上可能需要發展團隊合作或是領導管裡的能力,在家庭當中則可能需要學習關係經營或親職教養的技巧,也可能在與朋友相處或個人興趣方面都需要投入相當的精力去維持。面對眾多的角色任務需求,不只需要更多的體力與心力,也意味著肩膀上的壓力不斷增長。
       然而,當步入中年的人生有這麼多角色與身分需要顧及的同時,身體卻沒辦法跟著持續進步,不得不面對體力與心力可能漸漸不如以往,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接連熬夜趕工,一個晚上沒睡,就需要好幾天才能慢慢恢復體力;也很難一心多用,同時多個工作進行,只會變成一團混亂,專注力或記憶力都不能像過去那樣運用自如。身體與大腦都過了巔峰階段,不僅在發展新能力較為困難,也比以往更需要被好好照顧,才能維持良好的機能。
       到了這個階段的男性往往會感到困惑,以往一直習慣的男性角色典範都不曾提及這樣的轉折,除了身體隨年齡不得不面對的轉變,有時也可能是整體社會重大事件帶來的轉變,像是產業轉型、金融海嘯或流行病疫情都會讓原先規劃好的人生道路出現轉折,若是採取慣用的行為模式,例如:硬碰硬、有苦就往肚裡吞、報喜不報憂等方式獨力解決,更可能因為害怕他人看法而將家人、朋友或協助管道推開,進而落入獨自一人面對壓力的處境。
       當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不斷襲來,失眠、焦慮、恐慌或憂鬱感受都可能讓我們亂了陣腳,更難看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壓力感受,也無法進一步改變處境。此時,可以試著用下面四個步驟幫助自己走出來。
       第一步,覺察壓力來源。我們可以問自己是什麼樣的角色與身分讓自己需要承擔如此大的壓力,可能是工作中的角色、家庭中的身分或是想維持某個別人眼中的形象。當有機會去思考各個角色對自己的重要性以及相對應的壓力時,就更能進一步去探討苦心維持的角色與形象是為了滿足哪些心理需求,也許是想穩固工作當中的重要性、想維繫家庭關係、想當好丈夫或好父親的角色…等。當看見角色與關係的重要性,就可以進一步從關係著手進行溝通討論。
       第二步,與重要關係人或角色的對象溝通討論。我們努力維持的角色或關係對象可能有很多個,有可能是工作中的上司、夥伴,或是家屬,如太太或小孩。在過去的生活中,我們可能用自己習慣的方式或想像很努力的維持在關係中的樣貌,往往付出了許多心力,但卻不一定能達到對方想要的樣子。此時,能有機會瞭解對方的想法與要求是重要的,我們才能用更貼近對方想法的方式維持關係,也能減少白費心力的狀況,更能降低過程中的壓力。重要的是在溝通與討論的過程,也能適度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狀態,除了能拉近關係,對於孤獨與壓力感受也會同時獲得改善。
       第三步,達到角色與自我的平衡。當我們能夠去看見以往習慣的角色形象所帶來的壓力,就有機會覺察為了維持這樣的形象須耗費的心力。不一定是為了維繫關係,也可能只是想貼近心中理想的自己。邁入中年後,必須面對體力、腦力與心力都漸漸不如以往的自己,適度為自己在角色與自我負荷間取得平衡,可有效減少過度負荷造成的壓力感受。
       第四步,尋求適當外援。若受限於體力或壓力症狀而無法繼續維持過去的角色形象,可能會面對很多的失落,如若又在與他人溝通上遇到困難,將面對更大的孤獨與壓力感受。因此,適度尋求社區心理衛生資源、心理諮詢或是醫療管道改善身體不適或壓力症狀都是很常見且方便取得的方法。
       當有機會覺察過去習慣的角色框架如何影響我們時,記得須進一步採取新的方法幫助自己或是幫助他人,更能有效突破受限的思考框架喔!

臺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關心您
臺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http://www.taipeipsy.org.tw/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