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心理師文章】爸媽居家工作,我卻好折磨!-談居家上課的壓力調適

廖柔涵臨床心理師
 
摘要:
    根據調查研究青少年憂鬱情緒的比率相當高,而5月開始因疫情因素影響生活型態,當家裡所有成員都在家共處,青少年的焦慮與憂鬱情形似乎也增加不少…。這群孩子除需面臨學習方式的變動外,也被剝奪了與朋友實際相處的時間,更需要密切與家人頻繁的溝通與互動,他們所承受的壓力值可能比我們想像中的高。他們表現出來的情況可能包含:日夜顛倒、飲食不正常、覺得沒人愛自己、自信心低落、對人生感到灰暗或絕望、容易分心、容易生氣煩躁、亂丟東西等。正值疫情期間,也許心理諮商或輔導資源並不容易取得,所以這邊提供了一些幫助青少年調適壓力的方式,包含以下四點:增加有氧運動、具體規劃居家環境、和朋友保持聯繫、以及主動和家人交流等,協助孩子渡過這段變動的時刻,增加自己生命的彈性!
 
內文:
「我爸每天出的考卷,我都很低分…。」
「我媽每天在家碎碎念,好像永遠都做不到他心中的滿分。」
「我只是很想去咖啡廳坐坐,不想在家跟姐姐面對面…。」
「手遊玩到不知道要玩什麼,真想跟朋友出去走走。」
 
今年5月台灣疫情大爆發後,展開長達1-2個月的居家辦公,也使得孩子們需長時間與父母相處,每位父母除原有的工作與家庭事物外,還需化身為老師,協助叮囑孩子的學習計畫,因而與這群青少年出現許多的衝突。青少年處於一個思想逐步複雜和抽象化的階段,腦中的小劇本非常多,導致在情緒上也經常容易卡關,有些孩子會以外顯的行為表達其負面情緒,例如:頂嘴、摔東西、罵人、煩躁等等;有些孩子則是以內隱的方式表達,例如:憂鬱、咬指甲、睡不好、吃不下、焦慮等等。尤其是內隱的情緒行為更容易被父母所忽略,當這些情緒無法被外在的大人所察覺和接納時,有時候就會像滾雪球一般,把問題越滾越大,進而出現憂鬱症、焦慮症,甚至發生妄想和幻覺的精神症狀。根據董氏基金會過去曾調查發現:每7位的高中職學生及每5位的大學學生中,分別各有1位會表現出明顯的憂鬱情緒,但求助大人的比率卻相當低。為此,筆者這裡提供這群青少年一些自救的方法,希望能幫忙紓緩一些壓力:
 

  1. 每天增加一點有氧運動時間:多個研究證實,有氧運動能幫助改善憂鬱情緒,例如:跳舞、跑步、走路或是跳繩等,都是很好的運動。你也可以透過社交軟體跟朋友一同運動並分享到自己的動態,互相標籤(tag)彼此,發起在家運動的熱潮!除舒緩壓力之外,還能增加自己的交友圈,擴展正能量。
  2. 規劃在家的居家環境:藉由整理環境的動作,同步整理自己的心情,當環境變得整潔時,心境也會跟著平靜。試著主動跟父母溝通使用電腦的區域與時間,規劃自己在家的「學習區」以及「放鬆娛樂區」,營造一個咖啡廳的氛圍,經由環境的改造帶動自己心境的變化。
  3. 跟朋友保持連繫:社交支持網絡一直是預防心理疾病的保護因子,與朋友維持良好的關係會減少得到憂鬱症的機會。過去校園生活讓我們與同學朋友幾乎天天都能見面,現卻因居家防疫政策的關係,若沒有「刻意用心」的經營一些與朋友其他的互動方式,似乎彼此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大家除了運用社交網絡和網路遊戲的方式聯繫感情(如:we play線上桌遊 ,toki你畫我猜,全民party等),也可以利用視訊或通話的方式,直接互動,增進正向情緒的接收。
  4. 與家人主動溝通:青少年們,特別需要來自同學與朋友的認同,而非來自父母師長等權威者的認可,在疫情的影響之下這樣的階段轉而變成需要密集與大人們相處時,可能免不了發生許多家庭風暴。建議自己在被動的被父母叮囑課業或家事的情形之外,也鼓勵主動多與父母討論,爭取規劃自己的學習計畫與生活空間,當增加自己對生活的掌握度時,將同時提升了自己的信心!
 最後,這次疫情來勢洶洶,社會上各行各業各個角色裡的人們都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學習精進我們腦中的靈活度,以思考不同生活方式的有趣之處,用創意的方式因應挑戰,會是我們未來的生存之道!也希望生為父母或師長的大人們,能以彈性、多元的視角,看看我們身邊的青春期孩子,陪同他們一同度過這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