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心理師文章】在不確定中看見希望:談疫情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文/三軍總醫院王愷寧 臨床心理師
摘要
        自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青少年必須面對各種難以預期的變化,如:視訊學習模式、擔心親友染疫或死亡、無法隨意出遊的限制、與家人幾乎24小時相處而衍生的衝突等,其中又以失去與同儕共處交流的機會為最主要的壓力來源,將可能伴隨較高的社交孤立感、憂鬱與焦慮心情。
本文提供家長六種方法,即使在疫情帶來不可逆的影響下,仍期望能有助於維持親子關係間良好的身心健康與良善互動。

內文
        一位剛滿18歲的女孩獨自走進診間,略顯些許不自在,但仍十分有禮貌地詢問背包能否放在旁邊的空椅上。當提及來訪緣由時,她小聲地說:「都睡不好,老是在半夜覺得空虛。」,但旋即喃喃自語道:「是說我年紀輕輕有什麼好憂鬱的?」。親愛的讀者,對第二句話是否感到熟悉?許多家長帶著有情緒困擾的孩子前來,他們常說:「我以前考不好被打得更慘,還不都沒怎麼樣!」、「我真搞不懂他腦袋裡都裝些什麼,哪來那麼多煩惱?」。我能體會家長用抱怨來包裝背後的擔心,但當這些壓抑的言語被孩子內化後,背負著不被接受的負向情緒,又能往何處放呢?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重心將從家庭轉向同伴間的情感支持,在生理劇變與尚未發育完全的理智思維之間,各種失衡的情緒反應油然而生,青少年們往往只能在跌跌撞撞中,逐漸穩固自我認同與價值感,其實是生命成長歷程中相當重要的發展階段。然自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青少年需額外付出心力來面對各種難以預期的變化,如:視訊學習模式、擔心親友染疫或死亡、無法隨意出遊的限制、與家人幾乎24小時相處而衍生的衝突等,當中最常見也影響最大的壓力來源,便是因居家學習而失去與同儕面對面互動交流的機會,伴隨而來的是較高的社交孤立感、憂鬱與焦慮心情,以及幸福感下降等低落情緒。身為家長,我們該如何陪伴孩子跨過這場前所未見的挑戰呢?

  • 陪孩子尋找維持社交互動的多元方法:即便因疫情限制了既有的互動模式,我們仍可透過社群網站、通訊軟體、電話,或其他媒介與他人互動、保持社會連結,減少孤立感。
  • 營造全心相伴的親子時光:居家相處期間宜適時放下3C產品,透過一起準備餐點、吃飯、聊天、玩遊戲等日常活動,在專心投入的過程中,無形間能增加親子間的親密感。
  • 鼓勵孩子發展新興趣:多面向接觸過去較無機會嘗試的活動,以培養新的喜好、發展不同能力,賦予生活更多元的意義與掌控感。
  • 留意孩子的身心變化:家長宜從旁觀察居家期間孩子的狀況並與疫前相較,是否變得悶悶不樂、退縮、易怒、不耐煩、無精打采、難以集中精神、食慾或睡眠習慣改變、緊張、坐立不安、無故出現身體不適等情形。
  • 同理傾聽孩子的感受:當孩子出現上述反應時,試著先用和緩的語氣與專注的眼神傳達關心,不急著評論或給意見,在當下請用心傾聽,若執行時較感困難,可嘗試以同理心換位思考:「若換作是我可能會有怎樣的感受。」,但也切記每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即便感覺不同也請尊重孩子獨有的心情,家長僅需表達同在的意願即可。
  • 家長的自我照顧:不只是孩子,家長本身也正在適應新的居家辦公生活模式,宜留意個人的壓力宣洩與情緒調節。筆者曾聽友人分享在疫情期間,每週五下班後固定開啟線上會議室連線舉辦聚會,各方好友們線上齊聚一室後,於各自家中舉杯慶祝週末的到來,著實頗有一番樂趣。請記得,只有先將自己照顧好,才能更自在且有效地發揮親職功能。
      青少年或許脆弱但也可以充滿韌性,只要給予足夠的滋養與陪伴,用信任與尊重維持良善的親子溝通,在疫情期間保持穩定的生活步調,充分了解並配合防疫規定,將帶來足夠安定感,有助於在疫情回穩後,保有良好的身心健康。必要時亦可尋求專業協助,願每位青少年都能平安成為自己想像中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