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心理師文章】知己知彼 i世代怎麼看世界

文/呂怡安 臨床心理師

摘要
 
有些教育者認為,全球停課潮恰好能夠推動線上學習大幅進展,是一種「破壞式創新」。然而,現在「線上教學」的實際現場是很混亂的。「線上學習」該怎麼做呢?
 
疫情當前,許多學生可能環境資源不足、內在身心疲憊,教學者需要回到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互動。這是教師協助自己與全體學生共同整備身心、能夠在遠距中進入學習狀態的過程,要體認到這可能需要數週甚至數個月的時間,教師要抱持信心、也要記得放鬆自己。
 
而學生在家本來就有許多學習生活自理的比例,「線上學習」的時數自然不可能像去學校上課那麼多。學生也必然會逐漸有機會選擇,專注投入某些有興趣的科目,拿回學習的自主權,培養出選擇、取捨資訊的能力!
 
最後,我們就能有自信地說:「這就是在家自主學習!」而不被「教不完、跟不上」的焦慮擊倒,讓教師、學生、家長,都能一起安心進行線上學習!

內文
我們身處百年一次的重大疫病爆發,面臨全球邊境封鎖、在家上班、學校停課等如同電影場面般的情境,此時各先進國家紛紛整備線上教學的軟硬體設施,讓我們下一代主人翁能夠停課不停學,在家也能獲得教育。
 
有些教育者認為,全球停課潮恰好能夠推動線上學習大幅進展,是一種「破壞式創新」。然而,現在「線上教學」的實際現場是很混亂的。「線上學習」該怎麼做呢?
 
1. 在家中,家長得一邊煮飯打掃上班,一邊協助小孩是否跟上每個科目進度
 
起初,我們以為只要把學校搬到網路上,問題就解決了。但並不是這樣的。
 
2021年五月中,剛迎來學校停課、家有三子的好友C這麼說:「一開始,我們在家有不錯的吃飯、睡覺、運動、遊戲的節奏。過了幾天,為了參加學校的線上課,我們全家作息時間都亂了,而且三個小孩都上線上課,螢幕時間變得好長,也壓縮到運動時間。」
 
老師在線上奮力教學,維護學生的受教權以及學習進度。但在家裡,畢竟是全家人要一起生活的空間,家長要煮飯打掃上班,還要一一陪著每個孩子跟上每個課程,有相當的壓力。
 
2. 現在進行的是「在危機中的學校教育」,不等於是規劃完善的「遠距課程」
 
家有三女的旅美好友Y,停課一年後在與我們視訊聊天中嘆道:「我有一次照顧小女兒的時候,發現大女兒上課時間怎麼沒有在螢幕前面,原來是因為她覺得中文課太難了,所以她就逃避中文課,我真的很生氣很傷腦筋。可是線上課程,她要逃避、要分心你都沒辦法。小孩跟老師、同學在線上的互動,也很容易就變得無聊。」
 
面對螢幕,只要一點閃神沒跟上,學生的注意力可能就輕易從課堂上飄走,不再回來。這是規劃線上課程時,一定要面對的現實。
 
3. 對老師來說,教學可以怎麼「搬到線上」?
 
五月底,我有一場三小時的實體講課,也因為全國停止到校上課而改成視訊進行。坐在Google meet的視窗前,我突然驚覺:「如果按照原來的說話方式與課程節奏,螢幕前的學生不可能專心聽三小時吧?」
 
我趕緊開始抱佛腳,研讀學長姐在一年多來對「線上教學」的心得,發現開始一個線上課程,必須要先把這兩件事放在心上:
 
(1) 思考自己教這門課的真正目標是什麼?
 
疫情當前,許多學生可能環境資源不足、內在身心疲憊,教學者需要回到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互動,不能只專注在把原本課程從頭到尾教完,而是需要更多時間心力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回應他們對課程的想法,才能維持整個學期學生對課程的參與。課程評分除了清楚一致,也需從寬認定,不適合主觀批判學生。
 
這是教師協助自己與全體學生共同整備身心、能夠在遠距中進入學習狀態的過程,要體認到這可能需要數週甚至數個月的時間,教師要抱持信心、也要記得放鬆自己。
 
(2) 要記得在螢幕前維持專注不容易,需設定簡明的課程時間結構
 
從專注力的角度來看,我們坐在螢幕前,大概可以維持注意力7~10分鐘。因此,預錄的教學影片可以以7~10分鐘為單位,每單位只討論一個主題,學生比較容易掌握重點。
 
有互動的視訊課程,則可以規劃每隔10~15分鐘稍事休息、或轉換進行方式,例如從聽講轉為小組討論,再轉為書寫。視學生年齡層不同,每半小時~一小時需要休息一下。
 
4. 對學生與家長來說,線上學習需要搭配整體「家庭教育」的樣貌
 
(1) 幼生沒有進度問題,家長可以跟老師討論要選擇哪些課
 
三寶媽好友C分享道:「後來我們安排每個小孩每天早上只上一堂線上課,時間各自錯開,螢幕時間就不會那麼長。我們也讓每個小孩練習,維持在自己的區域做自己的事情一段時間。這個時間我就可以煮午餐。」
 
從這個例子來看,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在家學習」只是「在家生活」的一部份,要先把生活建構好,這也是一種「從生活中學習」,然後才談「線上學習」。
 
(2) 小學以上學生,需要有效的在家學習環境
 
在家學習環境包括電腦、安靜的空間、穩定的生活作息。家長協助孩子建構安頓身心的時空,對有效的在家學習會很有幫助。
 
如果全家大小都在家工作、在家學習,通常也很難做到「一人一電腦」(或其他設備)、「一人一書桌」,此時需要儘快盤點全家的時間、空間、器材,進行協調規劃。
 
政府徵用電視台來播放教學影片是很好的方法,電視節目的幾個特性有助於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包括:電視有固定的播放時間表(也就相當於課表);電視是大家都熟悉的電器(比較沒有數位落差);教學影片經過有專業經驗的團隊規劃、拍攝與編輯,讓我們更能掌握知識內容。
 
不可否認的是,家庭收入落差會造成數位落差、環境落差,以致於學習的落差,這些落差則需要積極呼籲政府與民間單位協助。
 
(3) 如何從「線上的學校教育」進一步培養出「自主學習能力」?
 
近年「自學」一詞十分火紅。自學是「在家教育」、沒去學校,也代表著「自主學習」。那麼,在家觀看學校線上課程算自學嗎?應該會有很多人回答「不算」吧!
 
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需要一個簡單的觀念:當學生進行「在家生活」中的「線上學習」時,在家本來就有許多學習生活自理的比例,「線上學習」的時數自然不可能像去學校上課那麼多。
 
可以預見當線上教學較為成熟後,學校、教育單位必然會開始提供較為精緻的內容,不會堅持一本課本要從第一頁上到最後一頁。學生也會逐漸有機會選擇,專注投入某些有興趣的科目。此時,教師與學生就雙雙拿回了教與學的自主權,一起培養出選擇、取捨資訊的能力!
 
最後,我們就能有自信地說:「這就是在家自學!」而不被教不完、跟不上的焦慮擊倒,教師、學生、家長,都能一起安心進行線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