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心理師文章】別讓自己「老」得早!

桐心理治療所、埔里基督教醫院 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
 
摘要
你覺得什麼時候可以稱作「老」?
是「頭髮中出現白色的髮絲」?
還是「眼尾出現魚尾紋」?
或是「需要拿拐杖,才能走路的時候」?
還是「要用助聽器才聽得到的時候」?
其實,每個人對「老」的定義都不一樣。
上述的這些情況幾乎都符合在某些特定年齡的表徵。
然而,這些「老」的特徵,也不是可以說不要就不要的事情。
如果我們習以為常的把「老」當作口頭禪的時候,到最後可能會變成身體未老,心先衰了。
 
正文
想請問各位讀者,你覺得什麼時候可以稱作「老」?
 
是「頭髮中出現白色的髮絲」?
還是「眼尾出現魚尾紋」?
或是「需要拿拐杖,才能走路的時候」?
還是「要用助聽器才聽得到的時候」?
其實,每個人對「老」的定義都不一樣。
上述的這些情況幾乎都幾乎都符合在某些特定年齡的表徵。
然而,這些「老」的特徵,也不是可以說不要就不要的事情。(當然我們不探究有些好野人,可以透過美容手術來讓面容返老還童的特例)。
 
最近跟許多年輕朋友聊天的時候,常會聽到下面的一些對話:
「沒辦法,記憶力不好,所以記不起來。」、
「有年紀了,怪不得XX事情都學不會。」、
「要我看書?太難了,以前在學校的就沒在用功,現在出了社會,哪有可能再看書?」
 
上述內容不只是四,五十歲的壯年人會拿來當作不想改變的藉口,連年輕朋友也常把這些話當作口頭禪。就實際上來說,這些話語往往不僅只存在於某些特定生理年紀的人的身上,會講這些話的人相對應的也反應出某些特別的心態,我們稱之為「定型心態」!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杜維克認為:
一個人把自己設定成「定型心態」時,幾年之後,即使年紀不大,也會停止成長。就像常在臨床上看到的高齡者一樣,他們多因為自己的年紀大了,滿意現狀就停滯下來了。
反之來說,對比時時刻刻都不斷在充實自己的另外一群人,則是為「成長心態」,他們讓自己的體力,知識,能力都持續的成長學習,這樣才不至於因為時間的推移,而讓自己停留在某個位置上。
 
如果你不想讓自己那麼早就出現老態,不妨試試以下這些方法:
1、別把目標定太大:最近網路上有個有趣的說法,如果你每天進步0.01,一年以後,會進步37倍,用這樣的想法,我們就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了。以減重為例子,你的目標可以設定為一年減少5公斤,如此一來每個月減重0.42公斤就好。
2、告訴周遭人你的目標:當周遭人知道你以減重幾公斤為目標時,你也會因為自己的承諾,努力讓自己繼續往目標推進。
3、讓別人知道你的成果:每減少一公斤時就跟別人分享,讓別人羨慕的眼神,成為自己前進的動力。
 
    別忘了要時時警惕自己,當我們習以為常的把「老」當作口頭禪的時候,到最後可能會變成身體未老,心先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