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心理師文章】獨居長者的心理健康之道---打造高齡新生活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全觀心理健康中心 沈晏羽臨床心理師

 

摘要

    台灣獨居長者的數量逐漸增加,加上少子化議題,未來長者面臨無人照顧的狀況會越趨嚴重,可說是「零家庭照顧者時代」已來臨。而獨居長者在外在條件與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會帶來社會支持度較低、社會關係疏離、社交生活貧乏及個人社會適應等情形,而可能產生較高的憂鬱傾向,因此如何能夠提升獨居長者的社會支持程度是很重要的議題。可參考方向如下:

(1)多參與社區據點活動

(2)維持與親友及晚輩的關係

(3)培養興趣

(4)參與社會服務。

    面對人均壽命逐漸增加,如能預先做好生活及財務規劃,有助於在經歷老年生命階段轉換時,能較為順利的度過。

 

內文

「零家庭照顧者時代」已來臨

        根據統計,國發會推估台灣高齡人口將於2025年突破20%、進入超高齡社會。而2020年台灣平均家戶人口數為2.64人,其中每戶僅1人者占總人口數34.7%、2人戶者為20.5%,已經進入「零家庭照顧者時代」,許多子女未與父母同住,長者很容易陷入老老照顧或無人照顧的情況。即使長者生活可以自理,但如在家中發生意外或突發狀況,也無人能馬上協助,而產生風險。

    根據2021年的調查,台灣獨居長者宅的數量相較十年前增加不少,以新北市最多,佔老人宅的比例高達78.84%;而獨居長者宅比例增加最多的是台南市,十年增加了9.23個百分點,至於台北市,僅增加2.98百分點。推估可能是因新北市或其他縣市,青壯人口離家生活工作的比例較高,而台北市則可能因房價較高,子女購屋不易,因此與父母同住的比例也較高。此數據反映各個城市的狀況不同,獨居長者的議題要處理的面向也會有所不同。

獨居長者議題:社會支持不足

    Ericson的發展階段論中,提到老年人的階段任務為統合生命與絕望感,確實隨著年紀漸長,生理機能退化,各個器官功能下降,許多慢性疾病開始發生,以及從原先的工作岡位上退出或是角色的轉換等。有些人可以統合過往的生活經驗,持續地往前邁進,但也有的人可能會因此缺乏信心與正向的經驗,而陷入生命中的無力與絕望。

    獨居長者可能因子女離家、伴侶過世或其他因素而造成其獨居的生活型態,此生活型態反映出的是社會支持度較低、社會關係疏離、社交生活貧乏及個人社會適應等狀況。在相關研究中也指出,獨居長者確實有較高的憂鬱傾向,推估與其社會支持不足及關係的失落有高度的相關,並進而產生出「不再被需要」或是「沒有人在乎」的感受。在這些經濟條件及外在資源較為不足的狀況下,要度過這段生命轉換的期間,也可能產生適應上的困難,進而出現負向情緒與生命無意義感、無價值感的產生。

提升獨居長者的社會支持程度

    如前所述,十年間獨居長者的數量逐漸增加,因少子化的緣故,未來必定會有更高比例的長者是獨居且又無人照顧的狀態,這些既定的條件已無法改變,因此提升自我社會支持的程度,對於改善情緒及對生命的意義感,提供幾個方向:

  1. 多參與社區據點活動:目前台灣各縣市的長照據點服務日漸發展,鄰里也會在節日或是日常舉辦相關的課程與活動,讓里民能夠參與,熱絡感情。因此如果有機會能夠參與鄰里的活動,不僅是增加人際連結,也能在有突發狀況或意外時,能找到熟識的鄰居或里民來協助。
  2. 親友及晚輩連結:如果子女假日或是工作時間上允許的話,固定時間聚餐,互相了解近況,或是用視訊通話、使用社交軟體都能夠讓親友能有關心的機會,也能夠在有突發狀況時,即時聯繫並給予協助。
  3. 培養興趣:俗話說:人生七十才開始,確實在現今社會醫療條件發達、保健觀念盛行的狀況下,人均壽命持續增加,因此退休後,仍有時間及心力能夠發展專長或興趣,也能為生活帶來意義感及目標。
  4. 參與社會服務:如果身心狀況許可,也可到有提供志工服務的機構或單位詢問,是否能參與志工服務,透過助人為生活帶來意義感與價值感。

 

     獨居而不孤老,是面對獨居長者議題一個很重要的目標,也是未來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的情況,因此預先經營生活,做好財務規劃,有助於在經歷老年生命階段轉換時,能較為順利的度過。

臺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關心您
 臺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http://www.taipeipsy.org.tw/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