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心理師文章】我不要「老來等」─ 從中年開始培養自己成為優質退休族

文/周庭筠臨床心理師

      隨著台灣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三等老人」、「下流老人」、「孤獨死」等老年議題引發起許多民眾的關注,也開始擔憂未來是否會成為該些議題中的一員。
生活除了等等等,還剩下什麼
 
       配偶過世,被兒女接來同住,白天大多一人在家,兒女們皆在工作與上學,因對鄰里、環境不熟悉、沒有可以聊天互動的朋友,生活似乎只能待在家中等待一天的經過。
 
       在台灣,上述情境其實出現在許多退休後中老年人的生活中,他們就是所謂的「三等老人」,「等看電視、等吃飯和等孩子回家」,他們漸漸失去生活目標,不知道該如何安排時間和調節情緒,造成生理與心理加速老化,他們時常會對生活有著「我還有什麼價值?我想要什麼?現在還有什麼值得我去追求的?」,這些疑問在漫漫長日中逐漸發酵,接著開始出現憂鬱症狀,最後可能連認知退化狀況都悄悄出現。 
 
人生下半場的目標是什麼 
       前半生不斷地為了追求成就而努力,帶著滿滿的體力和衝勁一路到了壯年期,然而隨著後半生開始,體力與衝勁下降,卸下了工作、照顧家庭等責任後,人還有什麼目標需要追求? 
       精神科醫師Eric H. Erickson提出了心理社會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將人的一生從嬰兒期到成年晚期分成八階段,每個階段都有重要的發展任務需要完成,八個階段是連續且累進的,前一階段是否順利完成任務會影響到下一階段的自我效能展現,階段的順序是受到「遺傳」決定,但每個階段如何面對和克服挑戰卻是受到「環境」決定。
       該理論提到老年期(65歲以後)的任務目標是「自我統整」,會開始思考過往人生,重新調整年齡增長所帶來的生心健康變化與生活步調,將過去七個階段中所學到的能力如信任感、親密感、自我認同等統整,若沒有順利統整則會對未來感到悲觀與絕望。
 
從中年開始做個快樂、順從自我的退休族 
       2019年台灣人平均壽命為80.7歲,規劃退休年齡平均是61.6歲;如果該年齡退休,退休生活有19年。如果退休第一年就感覺到沒目標和無聊,那未來的18年該如何度過?  
       退休是需要生理、心理與財務準備的,如果沒有持續不斷地思考、規劃和蒐集資訊,不可能在退休時突然知道該如何過退休生活。中年期,是個很好的時間點來超前佈署退休生活,它是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第八階段「統整」的前置準備期,在該階段已具備累積的社會歷練,能透過辨識與分析來蒐集資訊、規劃未來退休生活。在心理上,心理學家榮格曾說,40歲之後,人需要進行轉化之旅,也就是改變;走出舒適圈,在過往生活中新增一些興趣與挑戰,為後半生的生活開始做準備,例如學個繪畫或樂器、放下工作短暫旅遊、再次回到學校裡讀書等等。在生理上,40歲後肌肉量會快速下降,身體機能開始退化,導致容易疲倦、出現慢性疾病、行動逐漸緩慢等,適當地運動與肌肉訓練是必要的,像是爬山、游泳、瑜珈等都是可以訓練體力和肌耐力的運動。在財務上,可計算退休後可能的基本生活費和醫療開銷,或是尋找專業理財人員協助規劃。
       除了中年期的生理、心理與財務準備外,老年期的「日常生活活動」的安排與練習亦是相當重要!將退去工作角色後仍規律於每天或每週必做的活動(如買菜、運動、打掃、就醫等)寫於行事曆中(或可以記錄行程的日曆/筆記本),蒐集在地相關的長者服務資訊(如社區據點講座、社區大學課程等),納入聯繫與探望親友、休閒、興趣、想要學習的事物等生活安排。
       面對退休生活,若從中年期便開始超前佈署,同時思考和練習老年期的生活規畫,並搭配開放彈性、不著急的態度,將可以避免老來等的可能,當一個優質、悠閒的退休快活族。
 
 
臺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關心您
臺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http://www.taipeipsy.org.tw/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