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下的幽谷─渴求理解的少年愁
發稿單位:自殺防治中心
發稿日期:98年6月15日
~青少年不愛說 師長需辨識警訊~
近年來少子化趨勢,讓國人更加關注青少年下一代的成長,但是青少年時期的心情難理解仍然是父母師長一大課題。另一方面,依據行政院衛生署之統計資料,當96年全國平均自殺死亡率減少一成的同時,10-19歲青少年的自殺死亡率卻上升6.8%,且為此年齡層十大死因的第三位,突顯出加強關懷青少年心理衛生的重要性。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96年針對臺北市7萬餘名國小、國中及高中職學生所做的調查顯示,有24.5%的學生在面對壓力時會有「不想說話」的行為反應、42.5%的學生是不會找人協助處理壓力;而青少年不願意找人協助處理壓力的背後因素,有20.9%的學生是因為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困難、20.0%的學生是認為自己可以解決,而有16.7%的學生則是認為壓力會自然不見,但是卻有0.58%的學生表示會優先採取「傷害自己」作為紓壓的方法。另依據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的統計, 97年10-19歲青少年企圖自殺人數總計191人次,僅佔國高中職就學人口數的0.08%,該局表示有自我傷害青少年案例未被通報、或尚未被師長親友發現,特別呼籲師長加強瞭解青少年不主動表達心中困擾的想法,儘早處理青少年自我傷害,以避免自殺憾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林亮吟醫師表示,前來門診求助的自傷青少年未必都是憂鬱症患者,普遍會有情緒不開心或是不穩定的狀況、懷疑自我價值,以及有發洩不出能量的感覺。若遭逢壓力事件時,青少年就很容易因自我懷疑而有自我傷害的行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臨床心理師黃春偉則指出,青少年的自傷舉動,背後可能隱含著不願意表達對人際關係缺乏安全感的困難;一名國中生自小因父母離異而與家人疏離,缺乏安全感,在青少年期渴望被認同的心理下,以喝酒、危險舉動,及偽裝有自我傷害的行為來引起他人的關心。另一個案例則是位個性內向、做事求好心切的高材生,因擔憂課業壓力的表現而在校出現焦慮、坐立不安、及人際退縮的改變,但高材生因害怕家人會擔心自己,長期將一切煩惱藏在心底,一直到意圖輕生被幸運救回,才知道受到憂鬱症的影響。黃春偉心理師建議成人注意青少年之自傷行為可能會有以下徵兆,
(1)變得不愛說話、擺臭臉;
(2)變得不愛與朋友出門、放學後一個人關在房間,逃離人際關係;
(3)衝動的言語,或是負向、自我貶抑的言語;
(4)喝酒,夜不歸,網路成癮……等行為,都是可以加以注意關懷的。
從事校園輔導的資深臨床心理師柯書林一語道破現代青少年好命背後的「不溝通」心態:「現在的小孩很好命,但也很悲哀;生命中找不到值得奮鬥的目標,只好抱著爽一天是一天的心態。因為找不到生命出路的感覺很悶、很憋,又不知自己特別的價值在那裡?稍有挫折,往往用蹧踏自己的方式,來突顯自我的存在。於是,抽煙、酗酒、嚼檳榔等慢性自我傷害紛紛出籠;鬥毆、搥玻璃、割手腕等更大有人在。」
柯書林心理師進一步建議師長們要「以其不變觀其變」的角度來做好互動溝通:
1. 接納青春期多變的行為:接納青少年用不同於師長當年的網路文化、手機文化、PUB文化來渡過青春期渴望被看見與被認同的發展歷程。
2. 尊重青少年的獨立過程:父母必須「打從心底」接受孩子長大的事實並學習放手,或是幫孩子找個「懂得聆聽」、「能貼近孩子想長大心意」的大人,讓孩子有機會透過這個大人,自在地陳述自己。
3. 適時展現對青少年的情緒瞭解:遇到不願訴說困擾的孩子,則以主動與細膩的方式詮釋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感受到「被瞭解」。
若對相關問題有疑問,歡迎洽詢:
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專線1999轉8858(幫幫我吧)
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安心專線 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